時間:2010-08-02 00:00:00 點擊量:
來源: 濟南日報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 http://119.163.120.11/count/development/accessCounter.jsp?contentId=47352"></script>
作為市屬國有企業的“出資人”,在轉方式調結構問題上,市國資委向監管企業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它不僅是國有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機遇,是實現新一輪發展的機遇。目前,市屬國有企業正圍繞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依靠自主創新,著眼于搶占行業制高點,大踏步向“把產業調高、調優,把企業做強做大”的目標邁進。市委書記焉榮竹5月27日到市屬國有企業調研時,對今后國企改革發展和國資監管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轉方式、調結構的主力是國有企業。市屬國有企業要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有更大作為;在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上有更大作為;在發展大企業大集團上有更大作為。“這三個方面工作,體現著市委市政府對國企發展形勢的準確判斷和推動科學發展的深謀遠慮,既是企業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事關長遠的關鍵之舉。”市國資委主任王嘉振說,“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的工作主題,市國資委促進市屬國企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理念是:開拓市場保增長,轉型升級促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市屬國有企業以“新、特、優”為重點,以實現國有傳統產業跨代升級為手段,以高端、高質、高效為目標,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優勢行業和骨干企業發展壯大。在產品結構調整上,重點發展具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提高名優骨干產品的生產規模,抓好主導產品集群化發展,優化產品結構。在資金投向上,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向企業主業集中,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實現產業集聚。主要以項目帶動,推進存量提升,全力打造二機床為龍頭的高端產業,變壓器為骨干的超高壓變壓器產業,實現造紙、紡織等傳統產業的升級,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來加快發展步伐,盤存量引增量。通過傳統項目的工藝再造,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以及裝備能力的提升來實現產業的跨越提升。
據悉,市國資委將圍繞制約產業、產品轉型升級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以關鍵技術的突破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
并鼓勵國企立足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不斷提高裝備技術和工藝水平,為實施自主創新在高起點上打造平臺。同時,實施名牌戰略,研發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干名優產品,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產品性價比,進一步開拓市場空間。強化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將技術中心建成企業的“小硅谷”。在此基礎上,大力培養自主創新人才,加快引進和培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急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實用技術人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調動創新人才的積極性,落實和完善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科技獎勵、職稱評聘等人才激勵政策。
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市國資委將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出臺系列配套政策,在業績考核工作中,妥善處理短期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系,研究增加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指標的權重,推動監管企業落實好轉方式、調結構的各項措施。強化資金保障,增強融資功能,發揮國有資本酵母作用,招商引資,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采取增資擴股、轉讓股權、相互參股、改制上市等多種方式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放大國有資本。著力抓好企業上市工作,圍繞改制上市目標深化改革,培育上市資源,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進程。設計企業集合債券,破解資金制約瓶頸。同時,研究設立專項扶植發展資金,并增加銀行融資,爭取授信額度。此外,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改進國資監管工作、服務企業發展的具體途徑和有效方式,圍繞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職工群眾,改進內部工作,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轉變作風,熱情服務,勤政廉潔,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效能型、和諧型、廉潔型機關。
引導市屬國有企業深化企業內部改革,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優化投資結構,進一步完善企業發展戰略和產業規劃,以世界眼光、國際視野把握好投資方向,堅決防止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不斷完善投資決策程序,強化投資論證,認真實施投資項目后評價機制,嚴格落實投資責任。下半年,以二機床集團技術研發中心和平陰鑄造新廠項目、濟變集團新廠二期項目建設為重點,使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與此同時,加強管理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重點主要涉及:改善企業管控模式,優化組織架構,壓縮管理層級,逐步建立以產權為紐帶,合理有效、協調有序、控制有力的集團公司管控體系;積極推進對標管理,認真學習借鑒行業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深入開展對標挖潛活動,提高對標管理水平;實施精細化管理,找準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環節、薄弱環節,進一步量化指標,完善制度,精打細算、精益求精;繼續深化全面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的編制、執行和監督,突出資金和現金流量管理,合理控制負債規模,降低運營成本,不斷提高預算水平,增強預算的權威性和約束力;繼續強化風險管理,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風險管理流程,切實防范好決策風險、財務風險、投資風險和法律風險。